New Page 1

Dharma Drum Mountain USA Dharmapala




Follow us on follow CMC on facebook

91-26 Corona Ave. Elmhurst, NY 11373
(718)592-6593   
 chancenter@gmail.co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回首頁


大悲懺法會 聖嚴師父
   

 圓覺經 –普賢菩薩問:如何以幻修幻 常華法師主講     /徐佳鈴報導

二O一O年三月十四日,常華法師於東初禪寺為大眾繼續開示《圓覺經》,今日的主題為第二位菩薩,也是修行第一的大行普賢菩薩所提問:「如何以幻修幻」。在前次講座內容中,佛陀透過回答文殊菩薩的問題告訴我們,每個眾生都具有圓覺清淨的覺相,但卻因為無明蒙蔽而看不見;而我們最大的無明則來自將虛幻的身心視作為真實的。普賢菩薩進一步提問,當我們知曉身心的現象皆是幻化的,包含修行也是虛幻的;那將以何種方法才得以在這樣的狀態下修行?

佛陀首先解釋:「一切眾生種種幻化,皆生如來圓覺妙心」。雖然他說所有的事物皆是虛幻的,但這些現象都是從我們的圓覺妙心而來,如果沒有我們的圓覺自性,就不會這些幻化的現象。法師則以水分子H2O在不同環境下所呈現的不同狀態為例,做更深入的解釋。我們所見的液態的水,固態的冰,或者是液態的水蒸氣,本質都是H2O分子構成的,但因為不同的外在溫度與壓力,也就是不同的因緣而有不同的結果,因此所示現出來的現象都不是永恆不變的。我們的清淨覺性彷彿就是這些H2O分子,所有身心幻相都是從之而來。
而在物理學上,H2O之所以能有三態的轉變,主要是它本質上的可變性。而我們同樣可以將我們自身擁有的佛性做為比喻。我們的本來自性也具有這樣的可變性,即是所謂的「空性」。世間的一切現象,皆因為空性而產生,也將因為空性而消滅。當因緣和合時,就示現各種不同的現象。但重要的是,無論狀態如何隨著因緣改變,原本的本質與覺性都是不動的。

在《圓覺經》的這段經文之中,將以幻修幻的修行比喻為用兩個木頭鑽木取火,木頭一直磨擦直到火生出來,而後將兩個木頭燒掉化成灰燼,當風一吹後全都不見。比喻之中的木頭代表的是我們對虛幻身心的執著,我們不斷的修行,一直到當火生成燒掉木頭,象徵我們從身心的幻化中遠離。以幻修幻,直到最後身心的執著都不見。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遠離身心的幻化?法師解釋,基本上這可分為四個層次來實踐。

第一個層次,遠離物質的執著。凡夫執著世間擁有的一切,如金錢事業物慾。因為追求不到而覺得難受,追求到了還想要更多,這帶來更多的痛苦,因此最根本的修行是放下這些對物質的執著。而法師也強調,這並非代表我們不再積極工作,而是要有「擁有時很好,沒有時也沒有關係」的自在心態。

第二層次,是遠離心的功能。當我們可以遠離物質的世界時,我們依然會執著於許多情緒上的感受,如喜怒哀樂。在人際關係之中受到挫折時,我們常沉溺在許多負向的憤怒與悲傷感受之中,難以超脫。如果我們能夠遠離這些心的功能,不執著於它時,便不受其牽動。

第三個層次,是更為細微的遠離「想要出離的心」。當我們知道身心是幻,遠離身心的執著時,很容易進入斷滅相。產生出離心,想要遠離五濁二世,將自己成為沒有感覺的人。如此一來,便是停留在定的境界,還是有個維細的我在入定,有個微細想要出離的心。因此若能連這個細微的心都能放下捨去,超越一切的執著,便能到達第四個層次,遠離所有的執著,真正解脫而覺悟。

普賢菩薩請示佛陀,想知道能夠遠離身心虛幻的方法。而佛陀最終說「知幻即離,不作方便,離幻即覺,亦無漸次」。 當知道一切是幻的時候,我們就已經離開它了,沒有什麼方便的方法;當離開這些幻相時,就是頓悟。佛陀給予文殊與普賢菩薩的回答,都是十分直接見性的概念;在下一週的講座,法師將繼續介紹下一位菩薩的問題,普眼菩薩問「漸次法們」。
 

(回首頁)